垂体瘤GH病友会

垂体瘤GH病友会

ChineseAssociationofPatientswithAcromegaly同病相怜守望相助

【纪念华山医院建院110年】海内存知己,四海皆兄弟 (转载)

2017-08-21

今天,距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1月17日的建院110年纪念活动还有90天,本期【纪念华山医院建院110年】系列推送以《海内存知己,四海皆兄弟》为主题,述说全国众多著名医学院校与“华山”的渊源和故事,让我们在回顾历史中廓清血脉、汲取重新出发的智慧和勇气。

                                                                                                                             ——编者按

与中山的渊源

中山与华山同为复旦大学附属的综合性医院,是中国医学界著名的“两座高山”,说起中山医院与华山医院的渊源,就不得不提他们与上医的情份。

1928年8月1日,国立中央大学与中国红十字会商定,将当时的华山医院列为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前身)的实习医院,并由医学院院长颜福庆兼任华山医院院长,华山和上医就此结缘。

上世纪30年代,时局飘摇、战乱更迭,上海五方杂处,人口约275万,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亟待建设一家大规模的新医院。而彼时的上海医学院也有动力建设一所教学医院,故以“社会之需要,亟待医院之建设”,建设中山的设想由此萌芽。

1931年1月,中山医院发起人会议在上海银行公会召开。颜福庆发动社会各界为中山医院的筹建募款,而收捐处就设在海格路363号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现华山医院)。

1935年6月动工,1936年12月竣工,是年,从华山医院分出部分医护人员,组建中山医院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泌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彼时华山的业务一度移至中山医院,而本部仅保留妇产科及神经科。从此,两家医院在上医的怀抱里医脉相通。

与华东的渊源

1950年解放初期,战火初息,疮痍满目,解放军上海市军管会接管宏恩医院(1926年创建,华东医院前身),这家医院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1951年8月,时任华山医院院长的崔之义与曾任党支部书记的李存仁受命担任华东医院院长,他们组织了一批上海医学院的人员调入华东医院;华山医院也抽调出一批医院的医务骨干支援华东医院建设,被调出的人员有薛邦祺、肖文炳、刘绍魁、张家吉、章正绪、王文龙、杨毓英、王汉英、张惠芬、唐德修、邵殿月、张玲玲、冯兰馨等。在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岁月里,这批医生作为进入华东医院的第一批医务人员,为华东初期的创建与发展贡献了力量。


与眼耳鼻喉科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科医院的渊源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仿照苏联模式,对全国旧有高等学校的院系进行全盘调整。是年,中央卫生部开始对医院进行改组。上医正式宣布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中央卫生部及华东卫生部批准通过的改组方案:除上医本部外,将教学医院改为专科医院,华山由红会第一医院被改组为内科学院。

同年1月,为了响应卫生部的改组政策,华山医院分出眼科、耳鼻喉科,与中山医院分出的眼科、耳鼻喉科合并,在犹太医院旧址(汾阳路83号)组建上海医学院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也就是今天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同样在1952年1月,西门妇孺医院妇产科与华山妇产科、中山妇产科合并组成妇产科学院,也就是今天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

同年5月,西门妇孺医院分院(儿科)与华山儿科和中山儿科合并,组成儿科学院,也就是今天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这场卫生体制改革促成了华山与眼耳鼻喉科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科医院的这段历史渊源。


 胸怀天下 勇于担当

支援大连医学院

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医疗卫生事业百废待兴,卫生资源极度匮乏,卫生技术人才奇缺,卫生技术水平也极端落后。1947年,也就是解放前期,沈其震(原新四军卫生部部长、中央军委卫生第一部长)从香港秘密来到大连,经过考察之后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在解放区创办一所医学院的建议,这个建议得到中央的批准。

1948年7月,沈其震通过党的地下组织的有关人士,如杨国亮教授(国家一级教授、华山医院皮肤科创始人)等,秘密招聘了一批向往共产党、愿意到解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当时华山医院分出部分医务人员前往解放区支援大连医学院的建设。大连医学院也是新中国建立前党在解放区办的第一所正规的医学院。在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时期,华山的医务工作人员不畏艰难与大连医学院患难与共。

支援重庆医学院建设

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为发展中国西部医学教育,曾计划将上海医学院整体迁往重庆。上海医学院党委根据当时实际情况,经中央同意,仍将上海医学院留在上海。同时上海医学院也主动承担起筹资金、筹设备在重庆独立援建一所医学院的使命。

1953年,时任华山医院院长的钱悳受命负责筹建重庆医学院,并组织临床班子。

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1955-1960年期间,上海医学院共向重庆医学院调出400多名院系领导及教职工,包括教师、医师260人。1958年9月,重庆医学院筹备事宜大体完成,钱悳教授全家迁渝,担任重庆医学院副院长,主持业务工作。随后华山医院又抽调出刘约翰等数十名专家和医技骨干(占华山当时医务人员总数的1/3)赴渝,支援重庆医学院建设。刚解放的重庆,医疗状况十分落后,创业者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披荆斩棘。

1950年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赛福鼎同志向中央提出,需要在新疆建立一所医学院,从而更好地为自治区人民服务,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该建议报告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批准。于是,党中央、国务院开始调遣全国力量支援新疆医学院建设。 

上海医学院经过总动员及思想政治工作,选派了11名来自各个科室的骨干医生,分三批去支援新疆医学院的建设;华山医院汪无级医师受命赴新疆筹建新疆医学院。

为了国家的发展和需要,汪医生克服困难,在新疆医学院开展临床医学工作,一手创办了新疆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及神经科,并与外科和放射科合作,开展了新疆的神经放射诊疗工作,填补这些领域在新疆地区的空白;他致力于肉毒中毒、脑血管病、脑瘤、颅内包虫病及颅底凹陷症等神经科学重要课题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果。

 致力合作 共赴未来

迈入21世纪,华山积极响应上海市政府的卫生政策,大力支持浦东医院(原南汇区中心医院)、静安区中心医院的合作共建项目。

2008年南汇区中心医院迁入现址,由原南汇区卫生局与华山医院合作共建,学科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11年浦东新区与复旦签署共建协议,挂牌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筹)。

2010年4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与华山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增冠“华山医院静安分院”之名,合作至今先后柔性引进40余名华山医院专家,静安分院医教研实力得到明显提升, 2014年1月成功挂牌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筹)。在新的奋斗岁月里,华山医院为这些合作共建医院步入复旦系统新的发展平台贡献了一份力量。

回望华山百拾年的发展,“海内存知己,四海皆兄弟”是一大显著特征。这既是特殊历史时期的馈赠,也是华山人拥有天下担当的写照。华山这样一家医院,不强求一家独大的“数据繁荣”,而是让办医实践可复制、临床标准可推广,从而在更大的格局中推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的健康”。华山对中国医学的贡献不在于体量,而在于影响力和牵引力,这也正是华山将自身愿景定位为“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优质医院”的初衷。

凝心聚力谋发展,发展华山献国家。服从国家利益绝不含糊,承担历史重任敢为人先。这就是华山人的天下担当!历代华山人都会像华山前辈们一样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勇敢坚定地站出来,让华山之路通向四面八方。   

  



标签:

1 楼 | 2017-08-21 | 回复
1 +1
寒冬
分享到
hening hening
会长
1616 0 1
浏览量 回复数 收到暖心

分类: 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